从锹甲标本到掐丝珐琅 黑龙江博物馆定制“感官友好型”科普打造“无界课堂”

新闻焦点 2025-09-15 00:26:39 677

  东北网5月16日讯(记者 许诺) 在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从锹博物馆未来”主题引领下,黑龙江省博物馆以流动展览“昆虫世界中的甲标江博界课铠甲勇士——锹甲”为媒,走进哈尔滨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掐丝日中则昃网打破了传统馆校合作边界,珐琅为听障、黑龙视障等特殊学生量身打造了一场充满温度的物馆自然科学的探索之旅。

活动现场。定制

  特殊学生因生理或心理上的感官差异,常被社会忽视,友好黑龙江省博物馆社教人员考虑到孩子们的型科独特需求,提前做足功课,普打多次与校方协调沟通。造无活动现场除了精心准备的从锹日中则昃网科普材料外,还配备了专业手语老师同声翻译,甲标江博界课将讲解内容转化为直观的掐丝手语动作,用独特的方式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与美的大门。

  形态各异的锹甲标本前,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光芒。互动时,虽然他们表达的方式或许与普通孩子不同,但那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却无比炽热。有的孩子用不太清晰的语言提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有的孩子通过手语急切地想要了解更多,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爱与温暖。

  踏入特殊学校的艺术长廊,一幅幅色彩浓烈的绘画如跳动的音符在墙面铺展,造型各异的黏土作品憨态可掬,掐丝珐琅在光影中流转着温润的光泽。转过弯角,创客教室里的作品映出另一番天地:错位三角创意摆件,智能遥控机器人等,孩子们虽然发音含糊,却满怀热情的为参观者介绍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作品,博物馆社教人员驻足良久,惊叹于他们用独特视角勾勒出的斑斓世界,被他们纯净内心绽放出的艺术生命力深深打动。

活动现场。

  此次活动是博物馆社会教育职能的一次大胆拓展,是一次充满挑战却又无比值得的全新尝试。这场活动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对话。它为特殊群体打开探索世界的窗口,播下热爱自然的种子,也为社会关爱特殊群体提供了创新范例。

  未来,黑龙江省博物馆将继续秉持这份初心,深入探索更多适合特殊群体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深化馆校合作,在科普讲座、手工实践、文化体验的基础上,持续将优质文化资源送到孩子们身边,让更多学生能够享受到博物馆的知识财富,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责任编辑:王聪
本文地址:http://lasa.thtfrfid.com/news/133b4299824.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较去年提前76天!2025年度电影票房突破400亿

华为多款新品齐发 全场景鸿蒙生态再升级

DeepSeek来袭 文科如何在数字时代站稳脚?

台州联通多措并举保障清明网络畅通

福建全省离退休干部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在谷文昌干部学院成功举办

友情链接